第(2/3)页 张元林闻言轻轻应了一声,点头道: “好,孩子们的事儿我来处理,该教的要教,该揍的也得揍,小孩子总归有蛮横不讲理的时候,可不能一直惯着,有的毛病就得在小的时候及时纠正。” 话是这么说,张元林却在心里嘀咕着你不肯讲实话就算了,我自己查去! 张元林很清楚,其实秦淮茹也是个犟种,毕竟是吃苦长大的孩子,骨子里还是要强的,既然她不愿意说,继续追问下去也没多大意义。 随后张元林转移了话题,跟秦淮茹聊起了家常,这么一来,秦淮茹的表情也变得自然许多,明显没有再遮掩什么了。 没聊太久,还在讲话的大领导突然对着张元林招呼道: “来,张元林同志请上台!” 张元林点了点头,随后笑着站起身来,一边朝着四周挥手致意,一边缓步走向台上的大领导。 站定后,张元林对着众人微微欠身,然后开始了一套比较官方的说辞,毕竟现场十有八九都是各层级的领导,都是老油条了,走个过场而已,还谈什么真情实意。 说句不好听的话,张元林在外面经历的那些可能这间包厢里的领导们这辈子都接触不到,就像四九城里的老百姓无法理解为什么战争年代过去了还有人会饿死。 既然不能感同身受,张元林自然是不会掏心窝子的,差不多说说就得了,这帮人能聚集到这里,一方面是看大领导的面子,另一方面是想跟着抱大腿,或者说看有没有机会拉近关系,将来也能跟着混一点功绩,好让个人的从政生涯看起来更加圆满。 环顾整个包间,来的人张元林全都认识,也可以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只是有的人见过几面并不熟络,但来都来了肯定是要一视同仁,于是在发表完讲话后,张元林把所有人的名字加上职务喊了一遍以示尊重,并感谢他们特地过来欢迎自己。 随着张元林话音落下,在大领导和娄半城的带领下,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都十分卖力,并大声的叫好,努力的想要在张元林的脑海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毕竟张元林是高层领导认可了的改革英雄,说是当前的大红人也不为过,虽然张元林低调不愿意声张,组织上就没有大力的四处宣传,导致张元林在四九城的普通阶层里不怎么出名,可领导圈子里都是知道他张元林的,普通人不明白其中的含金量有多高,这帮领导心里则是相当清楚。 眼看着张元林走下台,动作快的人立马站起身来,一边鼓掌,一边欢迎张元林回归,还说着要让张元林带领他们进行创新改革之类的话,活生生的成了一个现眼包,十个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恭维套近乎,要知道这里可是四九城,哪里能轮得到张元林来领头。 但即便如此,也是立马有人迅速的跟上节奏,如果真的能和张元林拉近关系,这或许能成为一种独有的社交手段。 于是,在领导和富商聚集的包间里出现了这么一个怪象,大家争先恐后的去巴结和讨好一个刚刚回归的机修工。 这个情况被大领导和娄半城尽收眼底,他们自然是不会去和别人抢风头,首先是他们的身份不允许这么做,其次他们和张元林始终保持着较为亲近的关系,也不需要在这个时候急于表现。 在看热闹的同时,大领导和娄半城也感叹着此时的张元林风光无两,比他们俩都要有面子,值得这么多领导和富商不顾他人眼光去拍一个机修工的马屁。 面对这种情况,张元林并没有事先预料到,但也不觉得有多稀奇,毕竟大部分人都是从众的,见有人这么干了他们哪里来得及多想,一个个就跟着凑了上去,生怕晚了会吃亏。 可张元林压根就不可能因为一次马屁就给人机会,于是面带笑意的回应众人,转头就把他们给忘的一干二净。 话讲完了,接下来就是接着奏乐接着唱,然后上菜吃饭。 到底是四九城有名的老字号,上的都是硬菜不说,质量还很高,是地道的本帮厨艺,张元林也是十分享受的狠狠吃了一顿,倒不是他在上山下乡期间饿着了,有静止空间的他就没有想吃吃不到的东西,只是他出去了这么久回来,真要对这一桌子的好菜无动于衷,那才叫有问题。 再说了,这也是大领导和娄半城的一片心意,多多少少也要给些面子才行。 吃着吃着,又有人主动陪着笑过来举杯,张元林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该回应的就回应,反正谁来都是一句“我干了您随意”,一连对付了二十来杯,可把这一众领导富商给吓的不轻,过了一轮以后无人再敢冒头。 开玩笑,张元林一连二十多杯面不改色,看谁都是明眸善睐,精神十足,就这架势再凑上去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万一被逮着要回敬,这酒是喝还是不喝呢,不喝吧觉得你作为领导作为富商显得架子大,喝吧,张元林灌到现在完全就是一个没事人,跟他比酒量那不是找死? 震惊之余,领导富商们私底下交谈了起来,讨论着张元林的酒量,其中就有曾经和张元林吃过饭的人开始忆往昔,发现张元林曾经就有如此海量,又转辗各地,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本地特色老酒,这么锻炼了一圈回来,自然是更加不得了的强大,众人便再也不敢朝张元林举杯了。 就这样,张元林终于有时间可以陪着一家人好好的吃完这顿接风宴。 酒足饭饱后,大领导和娄半城要一起送张元林回去,考虑人太多不好坐,最终娄半城和大领导商量着让私家车送一大妈,何雨水跟三个孩子先走,然后他们俩和张元林还有秦淮茹同坐专车跟在后面。 张元林看了看时间,发现这个点还有公交车,本想着一大家子坐公交回去,但架不住大领导和娄半城如此热情,只得答应下来。 只是临上车时,秦淮茹要求和一大妈他们一块儿走,解释说孩子们离不开她,怕一大妈跟何雨水管不住,实际上是她不想和大人物坐一辆车,那样会有压力,也很不自在,而且他们说的话她听不懂,也不愿意听。 一时间,如何乘坐车子成了僵局,都是轿车,平时只坐一两个人的,一下子塞五六个人的确不好安排,得亏有小孩,不然更难办。 这时张元林想到了什么,提议道: 第(2/3)页